发表时间:2024-09-18 02:48:40 来源:100扣边非标门
临近中秋,重庆与成都的气温依然“热情似火”。乐观的成渝人民,除了用言子+冰镇啤酒和麻辣火锅对抗炎热,还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探索出一系列创新的降温方法,为城市生活提供了更多的舒适与便利。在与高温共处的过程中,成渝地区的科技含量不可以小看。重庆和成都的这些“黑科技”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防暑降温选择,也展示了这两个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与
在重庆,一些建筑采用了高科技手段来应对高温,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同时也减少了能源消耗。
“变色龙”玻璃:全球首个全立面热致调光自动遮阳大楼在重庆保税港综合产业孵化楼诞生。该建筑采用了热致调光玻璃,这种玻璃能在气温超过35时自动雾化,有效阻挡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还能通过气温变化控制光线的透过,实现了智能调光的功能。
据介绍,热致调光玻璃是种高分子纳米凝胶材料,低温时分子均匀分散,呈现透明状态,太阳光可直接透过。当温度上升时,分子形成团簇,可对不同波段的太阳光形成折射和反射,将这种调光材料与两片玻璃组合在一起,形成玻璃与遮阳一体化的智能调光玻璃产品,就可把炎热挡在窗外。
在重庆,一些建筑已经运用了这种“变色龙”玻璃——在渝北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的智能玻璃采光顶为患者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的图书馆,外立面上的玻璃会随着气温变化改变颜色;在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约4000平方米的天窗采用热致调光玻璃。
“重庆房子”: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房子”,通过在建筑外墙种植金竹、常春藤等植物,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绿色外衣”。此外,建筑还巧妙利用山坡上的风,通过“L”形风道设计,增强了室内的自然通风,逐步提升了居住的舒适度。
“重庆房子”是有生命周期的建筑。夏天,植物长得最茂密的时候,能形成“微气候”“微循环”,降低整个玻璃表面的温度。到了冬季,枝叶都枯萎了,阳光就能进入室内,满足室内采光要求。为了让外墙的绿植呈现丰富多变的造型,并满足多种季节的隔热、采光、透气等需求,这栋房子需要定期对绿植进行管护。
测算显示,“重庆房子”通过为建筑穿“绿衣”以及地道风系统、太阳能吸热板、雨水收集池等方式,每平方米可以节电40%到50%。
近零能耗建筑:广阳岛大河文明馆项目采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这一个项目首次在国内民用建筑(即除了工业建筑之外的建筑)中采用气凝胶纳米绝热毡建筑内保温材料,实现了近零能耗的目标。
近零能耗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冬天抗冻,夏天抗热。大河文明馆的建筑屋面为平均厚度为0.5米的种植屋面,既与旁边的环境的自然风貌融为一片,又能很好地起到隔热保持温度的作用。同时,建筑营造大量半地下、开敞、流通的灰空间,能快速带走热量,大大降低夏季用能。这一个项目因为有屋顶绿化保温隔热层和建筑内保温系统的联合作用,有大约5400平方米的非空调空间不需要空调用能,也能拥有较舒适的室内环境。
测算显示,相较2015年节能标准,大河文明馆项目建成后建筑的空调、照明、通风等常规系统的年耗电量降低60%以上,综合节能率达64.15%。
成都同样面临着高温的挑战,当地的科技公司积极应对,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新能源微网反向送电:8月27日12点,成都特来电有限公司在天府软件园C区进行了一次创新的电力作业。通过光储充放站智能微网箱,整合光伏、储能电池及电动汽车的电量,实现了向办公楼变压器的反向送电。这也成为成都首个“企事业园区微电网车网互动应急案例”。
据成都特来电总经理陈亮介绍,这种智慧充电场站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助于降低楼宇的尖峰用电负荷,“我们此次的作业有效验证了光伏++电动汽车V2G的充放电设施,可以在城市虚拟电厂的指挥下,通过多能互补及V2G模式大大降低楼宇、住宅的尖峰用电负荷需求,像一块巨大的城市能源‘超级充电宝’,为助力成都迎峰度夏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高压细水雾降温技术:成都海力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海雾降温系列新产品,以自来水为介质,高压水流通过特制喷嘴以高速紊流、旋转的方式喷出,与空气充分卷吸、破碎、雾化,产生高速雾流,1秒内就能将4毫升水分裂成50亿个雾滴,雾粒速度快、密度大、弥漫均匀、渗透性强。
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主会场内便安装了四台移动式高压细水雾降温设备,每台设备覆盖面积可达到500平方米。实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室外气温超过35时,设备覆盖范围内的温度能降低8到10度。
被动式自清洁辐射制冷涂层:成都煜恒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被动式辐射制冷涂层,能够反射绝大多数太阳光,实现无电制冷的效果。
据了解,该产品基于节能减排的需求应运而生,具备两大技术优势。其一,能实现被动式制冷辐射,无需借助外部空调,仅依靠太阳辐射和对太阳光的反射,就能达到低于环境和温度的效果。其二,材料增添了超双疏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水在表面类似荷叶表面的效果,达成自清洁的目的。
作为一款新兴产品,被动式自清洁辐射制冷涂层技术已在众多领域得以应用。目前,这款材料已在粮油储存、石化工业、电力通信等领域施展“拳脚”。工作人员透露,以一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厂房为例,利用该产品,10年时间可节约能源成本约370万元。
相关产品更多 >